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


1、太阳能转换与利用(主席:陈召来、闵永刚、谭占鳌、王贤保

2、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主席:何良年、刘小浩、张元波

3、生物质及化石资源转化与利用(主席:刘琪英

4、电力与绿色能源(主席:程浩忠、文福拴、杨亚、朱建全、朱志莹)

委员

安荣邦、陈晨、储伟、邓欢、董君、杜英杰、高宏宇、贡红辉、郭戈、郭敏、郝亮、何英杰、贺嫣颐、胡峰、黄孙华、黄洋、霍志保、姜标、姜兴茂、柯振刚、孔令学、孔祥玉、匡双阳、雷霞、李超、李红伟、李霞、李祥宇、李鑫、刘冰、刘超前、刘道生、刘鹏、刘其辉、刘群英、陆诗建、罗明生、马丽萍、马望京、缪应菊、倪文鹏、宁汇、牛启桂、牛艳青、钱勇、全鹏、任俊文、沈雪华、施卫东、石鑫、唐本灿、陶林、田易之、田原宇、王琼、王伟、王玉琪、向洋、许光文、严儒井、杨德重、杨先光、姚义清、尹志刚、于华、于伟泳、臧志刚、张斌、张国良、张靖、张伦勇、张文娟、张晓华、张秀霞、赵文良、郑杰允、郑众、钟山、周建飞、周洋、周业丰、朱亚楠、庄鹏、邹丹旦

邀请报告:

安荣邦——储能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研究报告

陈杰——面向太阳能燃料合成的半导体结构设计

程浩忠——新型储能在电力系统大规模应用展望

储伟——碳中和用催化剂新材料研制和应用

代鹏程——二氧化碳氧化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剂构筑

丁鑫——木质素衍生粗油中酚类单体高效催化加氢脱氧转化制富烃燃料

董君——自然启发的液固界面摩擦能量捕集微机电器件与系统

杜英杰——固定化脂肪酶的构筑及生物柴油制备

樊星——温和条件下的煤高附加值转化

贡红辉——生物炭载金属催化剂中金属-杂原子界面效应在生物质选择性加氢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郭戈——超低能耗装配式秸秆复合墙板-建材的革命

郝亮——生物质聚合物基光热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何良年——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途径

何英杰——大功率新能源并网逆变器谐波状态空间建模分析及系统优化研究

贺嫣颐——太阳辐射未来预估及其对中国太阳能发电的影响

胡峰——CO2还原电催化剂设计与产物选择性调控

黄孙华——信息物理融合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研究

黄洋——纳米纤维素材料在储能电池中的应用

姜标——一石三鸟——二氧化碳捕获利用和常压固氮

柯振刚——基于新疆可再生资源的腈类化合物合成与转化

孔令学——高钠煤气化过程中的灰化学

孔祥玉——提升新能源消纳的源网荷储互动技术与应用

李超——锂离子储能电站安全关键技术

李祥宇——仿生结构设计在海洋防污与海水淡化中的应用

李长明——清洁能源的进展和展望

刘超前——全氧化物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瓶颈问题与初步解决方案

刘鹏——基于生物质烘焙耦合热解的绿色甲醇制备技术研究

刘其辉——全直流海上风电场并网与控制技术

刘琪英——生物基呋喃平台分子催化转化技术

陆诗建——低能耗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罗明生——应用于合成气制醇的催化剂研究

马丽萍——固废基褐煤化学链气化制富氢合成气研究

缪应菊——废纸材料循环利用及其在碳中和与CO2减排领域的创新应用

倪文鹏——界面分子工程调控二氧化碳电还原研究

宁汇——二氧化碳电催化:从基础到应用

牛启桂——农林废弃物源沼气高值资源化产甲醇

沈雪华——固废源固态胺碳捕集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孙洪满——二氧化碳捕集及转化利用集成技术研究

陶林——碳基催化剂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理论研究

田原宇——煤炭清洁高效分级分质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王琼——生物质高效转化利用研究进展

王陶然——钙钛矿光伏的稳定性研究

王贤保——太阳能光热转换的挑战及应用探索

文福拴——新型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与挑战

严儒井——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综合能源系统的增强型随机灵活性优化

杨先光——莲藕丝光波导制备及其应用

杨亚——复合与耦合纳米发电机

姚义清——农业剩余物厌氧发酵提质增效技术

张国良——生物质发酵联产多个产品模式的探索

张文娟——弱电网故障期间双馈风电系统稳定性研究及控制策略优化

张晓华——无碱体系下稀土铁酸镧钙钛矿催化氧化木质素模型物制备芳香醛研究

张秀霞——乡镇虚拟电厂的优化及云调度系统的实现

张元波——矿物基锰铁尖晶石低温催化还原CO2C的基础研究

郑杰允——新型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郑众——有机光伏器件性能突破及功能化拓展

周建飞——废弃生物质大宗化利用技术的应用研究

周洋——新型电力系统潮流安全优化运行与控制策略研究

周业丰——基于湿法火法结合的废旧锂电材料的循环回收和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朱建全——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集群响应机理与智能调度方法

朱志莹——车载飞轮电池创新设计与性能优化分析

Copy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