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供需推荐  >  案例展示

抚顺市望花区政产学研联盟——政府引导构建创新联盟 实现产学研用有效对接
日期:2019-03-16 访问量:1963 字号 A- A A+ 分享: 打印

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资源充分利用,中共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委、区政府牵头组建了政产学研联盟,发挥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集聚引导作用,推动政府、高校、企业实现三方联动,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从老工业基地走出的产业创新联盟

望花区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缩影,辖区总面积112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区内有西露天矿、抚顺铝业、新抚钢、东北特钢、石化三厂、洗化总厂、抚顺热电厂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形成了以煤油电钢铝为代表的工业体系。同时,区内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研究院——抚顺石化研究院、辽宁省重点综合性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以及13所大中型企业的科研机构均坐落于此,共拥有院士1名、各类科技人才2万余人,每年获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150余项。

 

长久以来,虽然望花区拥有工业基础和科研资源两大优势,但两者之间受制于合作理念、管理机制、信息沟通和利益分配等问题,始终没有形成**畅通的联结机制,资源流转存在一定阻力,未能释放1+12”的效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需求,以及科研院所与辖区企业对相互合作的期盼,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于201512月牵头组建了政产学研联盟。该联盟以政府主导的方式,集聚了区域性科技资源和工业资源等优势,吸纳了区内一大批科研院校和工业企业参加。联盟现有会员单位76个,理事长单位7个,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永康为联盟科技顾问,首批聘任127名技术专家,并细分为5个课题组——有色金属材料课题组、黑色金属材料课题组、装备制造业课题组、精细化工课题组和新材料课题组,科学精细助推区域经济发展。联盟自创建以来,促成了一批以水基防锈技术为代表的产学研合作成果诞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5年,联盟获得了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单位)。

二、整合资源,打通科创与企业间**一公里

(一)整合优势资源、搭建精细化的对接平台

联盟成立伊始,联盟对全区的科研资源和企业状况进行了**摸底,精准掌握了各方的优势和需求,为搭建高质量精细化的对接平台奠定了基础。

两年来,联盟先后走访科研单位、大专院校50余次,召开项目推介会、主题研讨会、企业诊断会32次,举办知识产权培训班2期,受惠企业60余户,参加培训人员160余人次;共收集各类科技项目100余项,掌握实用信息200余条,联络科研人员350余人次,**了解和掌握了全区科技资源及工业企业的基础数据和基本情况。据统计,两年来联盟先后协助57户企业解决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技术问题89项。
 
(二)助力企业向高端创新链攀升  

为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带动产品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联盟多批次组织开展跨地域、跨行业的对接合作,并在广泛合作中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帮助企业提升产品科技附加值。例如,联盟促成民营科技型企业—中诚工贸公司为抚顺新抚钢解决普碳钢除锈问题。民营科研工作者与新抚钢科技人员历时35天,成功开发出sj--1026普碳钢水基阻锈剂。目前已经顺利通过小试、中试。该项目实施产业化后,仅新抚钢一家企业就可增收3.5亿元/年(仅按350万吨/年计算)。在合作中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在服务大企业的过程中,联盟工作人员发现沈阳中德工具公司经招标入驻抚顺特钢,承担高温合金锯切加工业务,并意识到其所拥有的前沿技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随即主动与项目持有人洽谈就地投资办厂意向,得到了积极响应。目前,辽宁德中新材料有限公司高温合金加工项目已于2017614日正式签约,规划加工中心面积10000平方米,分二期建成投产,拟投资近7000万元。
 

(三)依托产业联盟、搭建服务平台 

打破科研机构与企事业单位间条块分割的封闭空间,促进科技和工业两大资源深度融合,有效畅通科创与企业间的“**一公里”。
 

针对性开展服务。抚顺永昌特钢有限公司是我区招商引资重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了特殊钢冶炼过程中的脱硫、脱碳,钻头钢的退火、淬火等技术问题,严重制约着生产成本,影响企业发展。联盟副理事长、东北特钢崔鸿副总经理得知情况后,立即派出技术处冶炼专家孙大力一行,到该厂实地了解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实际问题。同时还与该厂建立了技术指导合作关系,实现了国企带民企的共同发展。


 提升企业竞争力。抚顺顺辉化工有限公司从广东落户望花,是一家以左旋肉碱及其衍生物为主导产品的精细化工企业,在市场下行和同行竞争双重压力下,生产经营遇到了一系列技术难题。联盟协调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派出三个博士课题组,分别进行一对一的技术攻关。李长波博士带领环保课题组,对企业生产进行**改造,从原材料进场到加工流程,再到产成品终端,实施全过程环保控制;石成江教授带领设备课题组,主攻生产线工艺设备改造和产能提升,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使产量增加一倍;何宇鹏博士带领新产品课题组,彻底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公司主打产品左旋肉碱混合工艺和产品外观形态问题,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由此,大大提升了该公司的产品科技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直接增加产值2500万元。


 实现企企共赢。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抚顺北方耐火材料厂与抚顺特殊钢有限公司的合作。一方面,北方耐火具有良好的专业生产技术,但却四处“找米下锅”;另一方面,抚顺特钢在转型升级调整结构中裁撤了原有的耐火材料分厂,生产所需的耐火材料全部需要对外采购。在联盟的积极斡旋下,双方终于走到一起,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抚顺特钢组成专家团进行实地考察后,将北方耐火的实验室确定为耐火材料检验检测中心,并且双方正式签订10T电炉、30T中频炉炉口用特殊耐火材料技术合作协议。目前,技术协议已全部转为工业品买卖合同并正式供货,各个合作环节正在稳步推进。
 

带动经济发展。抚顺和盛富硒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作为集科工贸于一体的新型企业实体,主要从事农业科研、富硒农产品推广、加工、销售。经过联盟的积极推动,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沈阳农大等院校实施横向联合,共同开发研制富硒有机肥,用于农产品培育。目前其主要产品富硒单片木耳、富硒大米、富硒寒富苹果等共计十余种,不仅种植基地广泛分布在望花区、抚顺县、清原县等地,而且由于其独特的营销模式,还带动了塔峪地区观光、餐饮、旅游现代商旅生态小镇建设。2016年,公司产值达到1800万元,2017年有望实现产值2500万元。

 

(四)产业联盟为企业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在联盟的积极推动下,促成了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与望花区委、区政府联合开展“百名博士/教授服务地方行动计划”。20159月,首批36名博士/教授分别与望花区25家部门、企事业单位对接,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服务活动。通过一年的深入服务,科研人员撰写了《关于加快望花区企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等10余篇调研报告,推动中德刀具、东北大学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项目落地。目前,各个接纳单位普遍反映,博士、教授的到来,给企业的创新驱动增添了新鲜血液和强有力的推动,帮助企业解决了困扰已久的技术难题。这一发挥科技人才优势的创新举措,得到了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多部门的高度认可。 

2017年,联盟以“精准对接、贴切服务”为主题,在充分总结归纳前期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第二批服务地方行动计划,共派出30名博士/教授到区内机关、企业交流任职,实现政府、高校、企业良性互动,在互助互利中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此次对接服务,坚决围绕两条主线,一是突出需求导向,按照企业的需求派送专业人才,让博士/教授科技工作者们有充足的施展空间,让企业的技术需求得到有效解决;二是突出精准导向,努力做到专业对口,全脱产帮扶到位,不断增强科技工作者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加速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打造“政产学研金”2.0版本

针对运行中区内企业普遍反映的融资贵、融资难等问题,在发挥好现有职能基础上,以“集聚资源、释放优势”为导向,进一步打造“政产学研金”2.0版本,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实现无缝对接,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调整优化联盟运行机制,组建坚强有力的创新型、开拓型工作团队,实现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利益收入对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政产学研金合作项目。力争到2020年,通过政产学研金的有效运作,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高新产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5%;全区专利申请量超过150件,专利授权量超过100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累计达到30家。

Copyright © 北京中科智材新材料科技发展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03517号-2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 联系电话:18811414092 联系人:张宏波 邮箱:xincailiao88@163.com;hongzhang_88@163.com